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第一次政园校企联席会召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02 08:35

小字号

9月22日,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第一次政园校企联席会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清镇校区召开,黔南州政府、园区代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学校代表,贵州安元科技有限公司、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化工行业协会代表及特邀代表共3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黔南州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联合体理事长张国乾,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蔡志坚、院长贺华中,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荣鹏、黔南州教育局党委委员陈清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梅松主持。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蔡志坚。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蔡志坚。

蔡志坚书记就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定位及专业概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学院将会同牵头园区、牵头企业,团结兄弟院校,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共同推动产教联合体高质量运行。一是在“落实”上有作为,将一纸协议转换成一方责任。认真贯彻国家深化产教融合重大决策部署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加大支持、增强保障、压实责任、抢抓机遇,全院一盘棋整体推进、切实落实工作、践行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二是在“人才”上求突破,焕发市域产教联合体生命力。面向当地产业需求进行补链强链专项攻关,坚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严密对接,形成教育服务产业的“大格局”,推动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三是在“资源”上下功夫,深化政园校企合作新内涵。围绕当地产业需求,整合各方资源、联合策划,利用现有教学、科研等资源优势,通过“共建产业研究院”“共同开发教材”“专家挂职”“建设技能鉴定中心”“建设职工成长基地”等举措全方位融合新载体,打造特色,赋予产教融合新内涵。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贺华中。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贺华中。

贺华中在致辞中指出,作为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学校,在今后工作中,工职院将全力支持,倾心参与,依托产教联合体,聚焦服务新型工业化和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全力推动贵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升级跨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黔南州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联合体理事长张国乾。

黔南州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联合体理事长张国乾。

张国乾对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共联共谋,共同打造市域人才供需信息和校企资源共享平台,联谋聚力、联合推进。二是要共商共事,围绕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供给、服务产业技术升级、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目标逐项列出各方责任清单,提出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间,坚持内外协调、上下联动,同题共答,推进建设过程痛点难点问题解决。三是要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推动行业企业需求与学校、专业、课程等各层面建设有效衔接。

会议还就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申报的前期工作进行了介绍。与会代表围绕异地办学、员工技能提升、考证培训、设备配套、共建研究院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文/图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敖嘉钰、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连线评论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②)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马 刚 贵州日报评论员 周珊珊:“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嘱托。…    
贵州遵义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从冲孔、折弯到封头、焊接,在贵州省遵义市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每隔一分钟,26台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一部电梯的主要零部件加工。通过大数据编程,智能机器人将操作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废品率从人工制造的2%降低到0.01%,智能制造更高效精密,企业效益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