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7 00:36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8月12~2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成功举行。面对盛夏可能遭遇到的台风、降雨、强雷电、高温、灰霾等高影响天气的严峻挑战,在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气象局认真组织落实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及大运会总指挥部的工作部署,为火炬传递、11项测试赛、开闭幕式及13次彩排、4次综合大联调、大运期间赛事、大运场馆防雷安全以及城市运行等进行针对性的精细气象服务,展现出不一样的精彩。据不完全统计,8月1-23日累计发布各类场馆天气预警149次,提供大运气象服务信息68万条,服务3000多万人次。各场馆依据天气预报调整户外赛事和活动15场次。大运期间公众对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的满意率为93%,收到感谢信10多次。

  高度重视,加强大运气象服务中心机构建设

  在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圳市气象局制定了《大运气象服务实施方案》,完成了大运气象服务中心的组建,分设10个服务团队和7个外派团队帆船帆板、竞赛中心等现场服务团队。同时为适应大运气象服务繁重的服务任务和对服务精细化、准确率要求需要,对预报值班体制进行改革,建立首席-领班预报员-主班预报员的三级值班机制、会商机制、业务质量跟踪机制,加强预报能力和服务效果的总体把握能力。在工程院院士、中央气象台及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专家的精心指导下,一批年轻预报员在大运气象服务中挑大梁担重任,出色的表现获大运运行指挥各部门多位领导的交口称赞,称赞“气象局拥有一支特别有活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气象保障服务团队”。

  积极对接,大力融入大运会各指挥系统

  深圳市气象局结合2011年汛期预测,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大运会期间气象风险的评估报告》,并针对运行指挥、重大活动和赛事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同时,明确了气象部门在环境指挥部、开闭幕式指挥部、竞赛指挥中心、火炬接力指挥部、大运村村长委员会等部门的成员单位领导和派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19个专项指挥部、8个赛区指挥部及大运村等重要服务对象无缝对接。此外,深圳市气象局还建立完善了大运会与开闭幕式、大运村开村、火炬接力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联合制定的大运会期间应对恶劣天气应急联动工作方案被市领导评价为开闭幕式应对恶劣天气量身定制的实用预案。

  勇于创新,大运气象科技支撑有突破

  深圳市气象局充分吸纳北京奥运、广州亚运和上海世博会多项最新气象科技成果,走出一条“引进-集成-吸收-创新”的道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涵盖综合气象监测网络、数据集成与应用、临近预报、分区预警、台风综合业务、霾与空气质量综合服务平台等六大技术支撑平台的大运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全面加强与美国风暴分析与预测中心(CAPS)、北京城市研究所、广州热带气候研究所、深圳市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等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国内外最顶尖的科技资源提升预报服务能力。中国工程院陈联寿院士在开幕式天气会商时称“深圳的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发展很快,预报服务平台高效实用”。

  精准服务,大运气象服务见实效

  深圳市气象局提前10天排除开闭幕式当天受热带气旋和持续暴雨影响的可能性,提前5天预报开幕式和闭幕式时段无雨,为开闭幕式顺利举行、节省应急措施经费起到了重要决策参谋作用。

  大运气象信息网站实现与赛事指挥部、73个比赛场馆、大运会信息系统A网、INFO2011系统、大运会综合显示系统及MOC指挥调度厅的信息无缝隙对接,大运气象信息交换平台能在5分钟内将场馆实时监测数据、周边省份实时气象数据、预报服务产品同步分发到大运指挥中心综合查询系统和综合显示系统。INFO中的气象内容受到TOC技术专家组执行组长Richard的高度赞扬。

  深圳市气象局为11项户外赛事制定专门的气象敏感指标,创新了“精细化场馆预报+分区预警+户外赛事气象影响指标的重点提示信息” 的“三合一”保障服务模式。在帆船帆板、田径、飞碟、沙排、射箭等对海上条件和户外天气高度敏感的赛事设立赛场“现场气象台”、增加海水温、沙温等特别气象监测服务。贴心服务得到各场馆主任、技术官员及运动员的称赞:“有你们这样的服务,我们就放心了!”。

  在重大体育赛事中首次使用微博和3G智能手机客户端提供气象服务受热捧。深圳市气象局官方微博粉丝达70万,3G手机客户端8月使用次数突破9万;在深圳各广播电视频道新增15档气象服务节目;121语音电话和人工接听大运气象服务热线同时提供服务;推出大运气象服务专题网站等10项惠民措施服务公众观赛出行。

  深圳市气象局完成全市地铁1-5号线、42个场馆和57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防雷隐患排查1300多宗,就升放气球、防雷减灾管理事项与建设、城管、公安等部门互动形成管理合力。化解高风险网络攻击事件1078次,实现大运期间气象安全生产责任“零”事故。此外,深圳市气象局还开展百场基层防灾气象知识培训,受惠5万余人。

  积极引导,及时权威传播大运气象服务信息

  深圳市气象局实施国家-省-市三级宣传机制,建立了大运会气象服务宣传与科普信息、素材共享“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权威向社会媒体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大运气象服务进行文字、影视、专题片等多样化形式的宣传报道,中国日报、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新民网、深圳特区报、新浪网、搜狐网等媒体刊发、转载达800余篇,百度、Google以“大运 气象服务”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接近350万条。大运气象服务宣传舆论氛围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大运气象服务宣传报道任务,大运气象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提升了大众对气象工作的理解度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