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大赛在郑州举办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8 18:45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邓飞 通讯员 姚新玲

7月27日,首届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大赛在郑州隆重举行,这是我省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人工智能科普,培养“未来型”人工智能人才的一件大事。本次比赛共二十三个赛项,最终有128个队伍通过激烈角逐后获得冠亚季军。作为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24年--2026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大赛不仅面向中小学生进行人工智能科普,同时也将为世界机器人大赛郑州锦标赛推荐优秀参赛队伍。

当天上午,大赛开幕式在河南体育学院惠济校区举行。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原院长周清雷教授,河南省科普中心主任余东平,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基础教育评估部主任、河南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彦东,河南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许磊,郑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朝阳等领导嘉宾参加开幕式。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带来根据赛事要求,现场组装和编程自己的智能机器人,各类机器人灵活地穿梭在赛场上,完成各种任务,展现参赛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无人机赛区,同学们手持遥控器,精准操控着无人机快速越过各类障碍,完成指定目标,现场参赛选手、裁判屏息以待无人机顺利降落。

脑科赛区,选手们头戴一款轻便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可实时采集前额脑电信号,随着选手情绪放松度和注意力的变化,电脑屏幕上的脑波也随之变化。

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区,选手们通过编程,控制着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并按任务要求精准走完固定路线。现场裁判们井然有序地记录着每个参赛选手和团队的表现,精确打分,为同学们统计比赛成绩。

1200支队伍、2000余名选手围绕23个赛项争夺,最终有128个队伍通过激烈角逐后获得冠亚季军。在颁奖仪式上,嘉宾为机器人任务挑战、脑科、AI创意编程、无人机工程挑战、能源工程挑战等多个赛项的冠亚季军选手颁发了奖杯。现场喝彩声、欢呼声不绝于耳,选手们期待来年能有机会再次相聚,共享科技盛宴。

2024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大赛是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的科技类比赛,由河南省电子学会主办,包括人工智能器材类比赛和人工智能编程类两大类别,比赛项目涵盖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功能和设计。今年4月份以来,郑州、商丘、洛阳、南阳、信阳、许昌等地陆续举行选拔赛,参赛选手人数高达万余名。

记者注意到,作为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24年--2026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该赛事不仅面向中小学生进行人工智能科普,同时也为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推荐优秀参赛队伍。

“我们在2024年赛项的选择上强调人工智能、注重科普。为此,我们推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独家赛项,比如考核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绘画、视频能力的AIGC赛项,将中小学课本中古诗词和人工智能编程相结合的AI绘诗景赛项,庆祝建国75周年重走长征路的红色赛项‘长征’等。”河南省电子学会秘书长、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官兵说。

据介绍,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大赛中还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赛项。比如中鸣赛项、脑科学人工智能挑战赛、AI创无界赛项,这些赛项同时向中国电子学会申请了世界机器人大赛河南或郑州选拔赛资格,参赛选手将获得双证书。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赛事,能够在全省范围内营造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同时,也希望能够挖掘和培养出一批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潜力、有才华的青少年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发展储备新生力量。”官兵告诉记者。

河南省电子学会是河南省科协主管的学会,是中国电子学会省级会员单位。学会会员单位包括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华北水电大学等高校,许继电气、汉威科技、威科姆集团等企业,学会每年承办中国(郑州)人工智能大会、河南省电子信息学术大会、世界机器人大赛郑州锦标赛、首届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大赛等品牌活动。在河南省科协领导下学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省科普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学会整体规划旨在为青少年创造更多接触科学、了解科技的机会,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次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大赛,正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