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團隊在交流電合成化學領域取得新突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21:33

我國科研團隊在交流電合成化學領域取得新突破

2024年07月14日19:08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記者7月14日從武漢大學獲悉,該校高等研究院、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雷愛文教授團隊實現了交流電解環境下金屬催化物種精准調控,解決了電合成條件下過渡金屬催化劑容易在陰極析出失活而必須用分離池的科學難題。該研究成果近日以“程序化交流電優化銅催化C-H鍵轉化反應”為題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論文通訊作者雷愛文教授介紹,電合成化學新技術具備綠色、安全和低能耗等特性,有望解決化石能源利用過程中帶來的環境污染、安全生產風險和高能耗等問題。目前,這種新興合成技術主要以直流電作為驅動力,並通過調節電流或者電壓控制化學反應過程。相比之下,交流電具有極性反轉和周期性波動的特點,具備更多可調節電學參數,為改進電合成過程提供更多可能。

  雷愛文介紹,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可編程波形交流電合成技術(pAC),通過對交流電的相關電學參數進行程序編輯,可得到定制化的交流電信號,不同編輯模式的交流電信號不僅促進了電解條件下銅催化劑循環再生,還可分別精准調控銅催化劑形成“銅結合碳自由基物種”和“碳-銅活性物種”。研究團隊還觀測到不同交流電信號動態調控銅催化物種活性的變化規律。

圖為可編程波形交流電合成技術演示圖。(研究團隊供圖)

圖為可編程波形交流電合成技術演示圖。(研究團隊供圖)

  據介紹,可編程波形交流電合成技術的出現,將為電合成化學新技術在綠色制造等領域更廣泛應用提供助力,為化學化工綠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提供新的動能。(記者熊翔鶴、侯文坤)


(責編:宋心蕊、趙欣悅)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水利部:從7月16日0時起全國進入防汛關鍵期     “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有關情況新聞通氣會現場。人民網 歐陽易佳攝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 (歐陽易佳)水利部今日舉辦“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有關情況新聞通氣會。…    
淮河發生2024年第1號洪水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 (歐陽易佳)據水利部消息,受近期強降雨影響,淮河干流王家壩水文站(安徽阜南)7月13日16時12分水位漲至警戒水位(27.50米),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編號為“淮河2024年第1號洪水”。 針對淮河流域近期強降雨,水利部每日會商研判,發出“一省一單”靶向預警,督促做好水庫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等工作,指導調度流域骨干水庫提前預泄騰庫,調度臨淮崗水利樞紐、蚌埠閘和洪澤湖三河閘等大流量下泄,為迎戰暴雨洪水做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