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发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1 09:44

中国航天今年预计实施约100次发射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6日发布了《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蓝皮书》显示,我国今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

2024年,我国将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年内完成2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以及2次返回任务;加快推进探月四期工程,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加速推进建设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今年,我国将把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电磁监测卫星02星等超300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多个卫星星座加速组网建设,以满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用户的应用需求。

两型新火箭首飞

在今年我国预计实施的100次左右的发射任务中,将迎来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首飞,进一步丰富我国火箭型谱。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继承了长征六号、长征六号改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两级构型,直径3.35米,可执行多种轨道发射任务,支持单星发射、多星发射等方式。

此外,我国首型3.8米直径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也将在今年完成首飞,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0吨。

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今年首飞

除了两型全新的火箭今年要首飞,还有一型改进型火箭今年也将完成首秀,它就是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该型火箭未来将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主力火箭之一。

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是在长征八号基础型火箭上改进研制的,主要是将长征八号3米直径的二级箭体,替换成了3.35米直径的箭体,发动机进行了升级,具有更高的运载能力。

长征八号是新一代运载火箭,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改进型,基础型2020年12月22日成功首飞,拓展型在基础型的基础上去掉了两个助推器,于2022年2月27日成功发射一箭22星,刷新了当时我国的一箭多星发射纪录。

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今年将在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完成首飞,随即将转入高频次发射,以满足后续各类中低轨卫星发射任务的需求。

嫦娥六号今年将前往月背采样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中提到,今年我国将加快推进探月四期工程,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今年上半年,我国将陆续完成鹊桥二号和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任务。

与以往月球正面采样返回不同,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不能直接和地球通信,为此,在嫦娥六号发射前,我国将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为嫦娥六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今年,我国还将完成2次货运飞船和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2024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在4月和10月完成2发火箭发射任务,将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送至空间站。

据了解,神舟十八号飞船目前也已经在发射场执行应急值班任务,神舟飞船的多项系统将进行升级。

根据计划,今年10月,改进型大容量货运飞船天舟八号将为空间站运送新的一批“补给”。